原本只想探尋一份府城老玩意,卻走進了一條府城老街,
總爺古街,在清朝有"九萬二十七千"之稱,可見繁華一時。
有時我常認為身在台南,偶然間轉角就會遇見一間百年老店,
但其實只要注意腳下的土地,你可能就踩在一條百年老街上。
總爺古街的特色之一,就是在街的首尾都有一間土地公廟,
兩間廟名都有"境"字,除了信仰中心,還有防禦據點含意。
更特別的是在鎮轅境土地公廟裡,還能看到戴官帽的土地公,
故事來在當年王得祿受土地公刺激而奮發之恩,奏請朝廷封賜。
總爺古街現今已經更名成崇安街,但古街上的故事依舊精采,
日治大正時期原本在土地公廟旁販售的連德堂,接續了故事。
從創辦人蔡清"連"與蔡清"得"兩兄弟開始,到目前第四代經營,
這台黝黑發亮的機台,不知已製作出多少的煎餅,比玉山高了吧。
而正當我在店門口苦惱,煎餅的口味該如何選擇時,
老闆說的瀟灑為我們釋疑,口味就是雞蛋和味噌兩種。
這百年來流傳下來的口味,歷經風霜,必定有過人之處,
毫無懸念,就各自帶了兩包走,紀念這古街上的新朋友。
如果要說說這兩種口味有何不同,那就真的大相逕庭了,
淡淡味噌味稍有黏牙,淡淡雞蛋香口感清脆,各領風騷。
吃得一口百年流傳的好煎餅,怎能不配上一口好茶呢,
但台南似乎更喜愛古早味紅茶,光紅茶老店就好幾間。
所以這次特別來一間雜貨店,買"一袋"古早味的紅茶,
雜貨店賣紅茶夠稀奇,而且還是用袋當單位,有趣喔。
網紅蔡阿嘎做了最佳的詮釋,這是隱藏版中的隱藏版,
沒有前人指路,還真會錯過這一包讓人透心涼的紅茶。
店家從文和街搬遷到這裡後,更把製作的方法大公開,
就像正宗少林功夫將秘笈公諸於世,但也要看慧根如何。
除了古早味的紅茶之外,店家的紅茶牛奶也是一大特色,
加入台南在地的統一鮮奶,保證真材實料,令人意猶未盡。
後方櫃子上擺了許多當年雜貨店的老玩意,老闆娘說不外賣的,
放心,我沒有那麼殘忍,把人家一生回憶買回家,我欣賞而已。
我常常認為府城最美麗的風景,就是新舊浪潮激起的浪花,
當百年煎餅遇見半百年的紅茶,契合的令人一口接一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