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後浪推著前浪,時光洪流也不停歇的來襲,多數記憶,
已成了過往雲煙,有幸被後人留下的,我們應該格外珍惜。
成立於二戰後的二空新村,也曾經荒蕪,也曾經面臨拆除,
終於在大家殷殷切切下,成為台南第二座的眷村文化園區。
展示的主題分為常設展,和當年的二空紀事和新詩篇,
戶外還有幾個浩大的軍事設施,範圍不大卻是相當精美。
如今有了新氣息,讓曾經生活在這裡已經80來歲的人,
能在開幕的當天回來緬懷當年一切,兒時記憶又被喚起。
而天真無邪的小朋友,來到文化園區又有何新體驗呢,
眷村故事可多了,不妨到眷村裡的樹屋,聽聽樹屋的夢想。
眷村裡的碉堡,大概也是當年許多小朋友不可侵犯的禁地,
當過兵的人都聽聞過,禁地通常也會伴隨著一段奇異傳說。
你有聞到熟悉的味道嗎,是媽媽的滷豬腳幸福滋味,
還是編竹夾泥牆的懷舊滋味,幸福是許多味道的融合。
牆面上是附近仁和國小許多學生的創作,繪畫著心中二空,
仁和國小其實也可以順道一遊,校園裡充滿著飛行的印記。
窗戶的透明玻璃上,刻劃著許多老眷村人的回憶故事,
描述著過往的篳路藍縷,讀起來別也一番滋味上心頭。
現在當你來到嶄新的文化園區,也可以透過紙張與二空對話,
你期盼是的怎樣的眷村未來,與老眷村人共同編織新的二空夢。
對面一整排的場館,就是展示著名為"來自二空的呼喚"的主題,
喚回著許多人的老記憶,來自大江南北的鄉音,親切的問候聲。
除了二空新村,隨著戰鬥機呼嘯而來的還有許多記憶,
對街就有間遠近馳名燕京烙餅,二空涼麵亦響徹雲霄。
當年撫慰來自異鄉軍眷的,除了熟悉的味道還有經典的音樂,
黑膠唱片經過卡帶與CD的衝擊,如今又成了許多人的收藏。
最多故事的地方,肯定就是古道熱腸的村長家裏面吧,
解決著大家的疑難雜症,間接的也撫慰了異鄉人的鄉愁。
門柱上掛著"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的招牌,早已人去樓空,
但當年必定是扮演著一股安定的力量,牛奶是珍貴的營養。
願二空的記憶猶如這座防空洞屹立不搖,大樹就像政府,
永遠庇護著這片土壤,抵擋外來的浪潮,時代永不掉淚。
前幾年經過這裡,防空碉堡還被鐵皮圍籬與雜草所圍繞,
如今終於揭開面紗重見光明,這種軍事設施已經難得一見。
我爬上了防空碉堡,倒是沒有孩童口中"黑怪碉堡"的可怕,
1981年前這裡是有駐軍的,如今卻是被高樓大廈所遮掩。
站在碉堡上望下看,文化園區就在櫛次鱗比的大樓之中,
我期盼的是大樓保護著園區,而不是大樓來日會淹沒園區。
有這架命名為中正號的F-5E戰鬥機戍守在廣場上,我放心不少,
再高的大樓都抵擋不了,乘載許多人夢想劃破天際的凌空一躍。
有機會就來文化園區走走吧,再過幾年眷村是什麼意思,
恐怕都要大費周章的解釋,更遑論當年的金戈鐵馬,珍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