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聞"台江文化中心"的訊息,除了有兩棟極具特色的建築物之外,
就是和在地連結的社區大學、圖書館與演藝廳,是個三合一的文化中心,
我想尤其以"在地連結"概念最為重要,不然再美麗的建築物又有何意義呢?
所以這座文化中心一值是我嚮往的地方,今天秋高氣爽是個好日子,
我們先從"教室棟"說起,外觀就像是我女兒用七巧板排列出來的線條,
好前瞻的建築師,線條用的很大膽,而室內外用迴廊串成一起,太酷了,
而建築物的一樓是家咖啡廳,喝起咖啡來應該也有種文青的FU。
我們走向教室棟的前庭,有個導覽圖清楚地描繪台江文化中心的面貌,
有兩棟特色建築物和偌大的草皮,是在地居民休閒的好去處吧。
這裡還有幾座不符合人體工學的椅子,叫人怎麼坐呀...?
坐在上面頓時都像是電影裡的哈比人,倒是有一種衝突的喜感。
開開玩笑~這可是藝術家的大作,還有個趣味的名稱"2的3次方",
2的3次方是8,也就是所有的尺寸都放大8倍製作,
成人觀看時就像回到3歲時的視角,重新感受直觀純真的年代,
好有才的創作者,名字取的創意十足,創作構思也寓意深遠。
走到兩棟建築物的中間,是片大草皮,居然爬了十來隻的螃蟹,
不會是從四草的紅樹林爬過來的吧,藝術創作與在地特色串了起來。
而且誰說告示牌一定要立在地面上,這裡是直接鑲在草地上的,
螃蟹的特性就是與地面貼近,創作家總有我們意想不到的點子。
隨著螃蟹的腳步往前邁進,哇~~外型好特別的一座建築物,
就像是藝術家朱銘的雕塑品,拿著把電木鋸,切出那無與倫比的美麗。
這一棟可是可以容納400~600人的多功能劇場,另外還有展覽空間,
每一段時間有不同的展出,對於當地居民真是個提升文藝的好地方。
劇場棟的前方有一棵大榕樹,但似乎被警戒繩給圍了起來,
原來是最近有"蜂害",生人勿擾,女兒小玩一下遊戲器材便離開了。
我們再繞回了教室棟,他的地下室就是"台江圖書館"。
這裡真的是圖書館嗎?哪有人的圖書館是鋪滿木質地板的,
哪有人的圖書館空間那麼有穿透感,來到美術館的展示空間一樣。
瞧~這高腳椅不是咖啡廳才會出現,這一排明亮的書架,
就像是書局才會有的銷售排行版,完全顛覆我既有的印象。
書本的擺設也不是工工整整的呈現,多了份創意的巧思。
小椅子也變成了可愛的小動物造型,不知道投了錢會不會跑。
洗手間則是用每年會回來拜訪我們的老朋友黑面琵鷺當作屏風,
富有童趣又巧妙的連接在地的元素,非常之用心的地方。
女兒很快地用與生俱來的雷達找到兒童閱讀區,飛奔了過去。
除了必須脫掉鞋子的木地板之外,還有幾個祕密空間,
雖然躺著看書不是太健康,但對於小朋友也許更能融入故事的情節。
後來圖書館進來了一群人,帶隊者好像就是這台江文化中心的建築師,
應該是向學員闡述建築的概念,我聽了一會也有小小的收穫,巧遇的剛剛好。
台南近幾年的公共藝術真的是突飛猛進,令人印象深刻,
就以圖書館來說,東區有裕文圖書館,南區有鹽埕圖書館,
現在安南區又多了個台江圖書館,都是長的一點都不像圖書館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