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台南人,似乎總得背負著精挑細選台南拌手禮的重責大任,
怎說呢,每年回高雄的家庭中秋烤肉活動,我們得負責飯後甜點,
從早期的依蕾特布丁,後來的狸小路千層蛋糕,直到今天的芳苑冰棒,
像是一幅台南甜點的進化史,別人的關注,使我們有前進的動力。
看著店家外面湧動的人潮,和那兩隻手也數不完的媒體報導,
我知道今天並沒有走錯路,仍然可以抬起下巴看別人大啖我們的心血。
或許你們如同我的家人一樣有個疑惑,冰棒來自"彰化芳苑"嗎,
或許創辦人與芳苑有著什麼關係,但這家店可是道道地地的台南老字號。
我想不只是我不斷的在進化,店家在第二代接手後也不斷的在進化,
獨創了許多新奇的口味,大概我們在市面上也很難遇見,老店也在革新。
而冰品主要有冰棒、冰淇淋和雪糕塊三大類,加上各式口味的排列,
夯不啷噹有五十幾種的變化,哇賽~真是賣冰賣到一種出神入化了。
但是我們還是鍾情比較有古早樣式的冰棒,這個兩枝那個三枝,
選了滿滿的一小盒保麗龍盒,單價有的甚至才13元,CP值整個破表。
等吃完今年的烤肉大餐後,輪到我們的甜點出場了,
希望別搶了主角的戲,我們只是飯後的一個小小配角,
但老實說光芒有時是遮不柱的,先來一個"杏仁蛋黃",嚇都嚇死你。
再來一個有戀愛滋味的"李鹹",這不是高雄知名阿婆冰店的招牌,
怎麼也歸降芳苑冰店,成為門徒了,老闆的創造力也太豐富了吧。
而人氣最高莫屬於這一支特濃的巧克力冰棒,滋味如何呢,
看天真無邪的小朋友表情就明瞭,沒有更多的詞彙可以描述了。
還有~還有,秘密武器即將登場,就是這脆皮雪糕塊,
高潮過後又接著來了一波高潮,想成為不起眼的配角,難了。
一顆顆方正的雪糕塊,得先敲碎外表的脆皮,再感受內餡的滋味,
你看到的是兩盒,但其實他有五種口味,這大概是大餐廳才有的飯後安排,
大家無不以感激涕零的眼神投向我們,我想,我們為台南甜點爭一口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