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被富比世雜誌喻為"全球7大令人期待的公園之一"的河樂廣場,
有成為你來台南旅遊時的規劃之一嗎,我知道台南實在過分的很,
古蹟、景點與美食已經令人流連忘返,垂涎三尺,現在又有新招,逼誰啊~
所幸我身為台南人,有足夠的時間可以多次的解讀河樂廣場的美,
以及探索一下深埋腦海昔日中國城的記憶,雖然未曾在全盛時期來過。
也許你還能在網路上搜尋到建造於1980年代"中國城"昔日的樣貌,
有著中國傳統式建築的風味,金色的歇山式屋頂、白牆,經改建拆除後,
部份建材現在則在廣場的西側留作紀念及展示,以供後人緬懷。
展示區一旁有個鳥瞰圖,河樂廣場西起環"河"路,東至康"樂"街,
故名"河樂"廣場,橫跨廣場中間的是金華路,過去此區段,
曾是台南運河的台南船渠(又稱盲段),後為中國城,如今又華麗的轉身。
展示區一旁另有中國城的文物展示,但這些文物不是什麼古物,
而是離我們現代不遠的記憶,畢竟中國城直到了1993年才開使轉為落寞。
曾經是中國城的美麗旋律~唱片行與音樂城,後方的文字介紹著,
寶島歌王"文夏"曾在中國城後棟11樓經營"文夏音樂城"的故事。
你曾經乘著青春的翅膀在冰上滑翔過嗎,昔日中國城內的"太子冰宮",
不知是多少年輕人的青春歲月,也許也上演了多檔的青春愛情浪漫片。
牆上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話~"時光如河,汨汨前行",
這裡歷經台南運河與中國城兩個輝煌的時期,如今保留原味精神,
轉身出發,不僅是歡樂的廣場,抑是緬懷過去時光的地方。
而到底是誰有如此深厚的功力,得以將閒置的地下荒城,
轉變成為全世界注目的親水廣場,猶如打開潘朵拉的盒子令人驚艷。
改造計畫由荷蘭著名建築師MVRDV團隊,與國內都市里人設計公司,
以及李麗如建築師事務所共同規劃,屬國內外公司合作下的結晶。
這樣的組合當然能結合西方世界國際化創意的發想,又不失在地情感,
許多原中國城的柱體被保留了下來,反而形成河樂廣場獨特的風光。
所以不管是舊建築或是新設施,完全的沒有違和感,
設計師的巧思,便將這30餘年的時光之河融合為一。
有時候保留多一點柱體的區域,倒像電腦螢幕保護程式,
那種水管上下跑動連接的畫面,不見荒涼,只見趣味橫生。
你有沒有發現怎麼今天的河樂廣場冷清得很,這是一個星期一的早晨,
廣場還沒開放,只有毒辣的太陽陪著我,我也企圖在廣場四周找尋靈感。
太陽先生毒辣歸毒辣,但也多虧有它的熱情演出,
才讓原保留的柱體多了光影的變化,添加了藝術的美感。
更何況在其中一隻大樑上還發現了一家銀樓的印記,
走過就會留下足跡,感謝你曾經在中國城貢獻過一份心力。
整個親水廣場是以"城市潟湖"的概念發想,潟湖在台南有其重要性,
而廣場的水是使用循環系統加以利用,設計概念既有創意又環保。
還記得前面說的金華路橫跨在親水廣場的上方,但不管交通多麼繁忙,
橋底下的空間是相通的,也算是個都市奇景,可以在橋下玩樂的橋,鮮少。
太陽高高掛的時間,實在沒有傳說中"羅馬廣場"的氛圍,
我非得選個夕陽西下,餘韻尚留存在廣場的時間再次來訪,
個人只是用手機拍攝,完全沒有修圖,真美得像一幅畫啊。
但今天其實是端午節,剛帶女兒去台南運河看完划龍舟,還記得嗎?
河樂廣場曾為台南運河的盲段,所以我們算是完整系列的遊(游)河了。
就是這個fu ,羅馬廣場不就是要如此輕鬆愜意,怡然自得嗎,
最深處不過30公分吧,好好的享受一下台南版的羅馬浴場。
什麼時候游到了橋下的浮凸小島當起島主了,一副天使降臨的姿勢,
也罷,各位觀眾就順道飽覽一下橋下的風光,說是個都市奇景不反對吧。
全身玩濕了也不用擔心,既然我們是向羅馬廣場看齊的,
衛浴設施也應具備的,裝備帶齊,依舊可以乾淨俐落的離開。
就這樣從黃昏玩到了月娘都起身向我們打招呼了,絲毫不想離開,
但不知老中國城人,有沒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懷舊思愁。
親水廣場低矮的燈座一一亮起,有一點告訴我們"就別回家吧"的信號,
我們是真的想一直流連忘返下去,但該分離的終得到分離的那一刻,
我不知道世界另外6個令人期待的公園在哪裡,只知,河樂廣場是台南的NO1。
同場加映~台南親子遊戲場大彙整 (點開時,請注意小朋友是否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