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南自明鄭到清領時期皆為全台的治理中心,發展早文化底蘊足,
有著全台數也屬不清的首創之舉,全臺首學~台南孔子廟,
台灣首廟~天壇,飲食方面也不勝枚舉,赤嵌棺材板正是一例。
赤嵌棺材板創立在民國26年,算一算至今也已經83個年頭了,
當然整個歷程難免會幾經波折,而老照片訴說著成名甚早的故事,
美鳳姐的"美鳳有約"堪稱第一代的美食節目,已老早就不約了。
而我呢,並非在地的台南人,第一次品嘗這道美味,
是約莫20多年前與一群大學朋友浩浩蕩蕩的從台北下來,
一路自台南火車站徒步而來,算是當時的一趟朝聖之旅吧。
雖然後來10來年前搬至台南定居,但一直沒有再來品嘗,
也許台南美食可以選擇的實在太多,後浪不斷推著前浪走,
店裡面的照片還是老照片,新型態的美食節目跑那兒去了,
今天就衝著沙卡里巴巷弄的古早味美食而來,
先吃完國宴級的"榮盛米糕"和"阿財點心攤"再來造訪這位傳奇。
牆上掛著一幅老照片,也讓我們讀讀歷史典故吧,
棺材板原名雞肝板,因為成大教授的一句玩笑話成了棺材板,
雞肝早期是上等食材,但現代人不吃內臟,便以墨魚、雞肉取代,
真正掛出招牌上的是民國48年,但現在全台南小吃店比比皆是。
你有想過棺材板是要用什麼餐具來品嘗嗎,希望你慧根夠,
是用西式的刀叉,這跟創辦人許六一先生學過西式餐點有關,
以一種類似西式酥盒的做法,演變成匠心獨具的在地小吃。
如果你問我到底棺材板好不好吃,以健康的角度來說太油又太鹹,
所以別問好不好吃,光我前面講的這一大串故事,
就值得你前來品嘗了,他可是全台的開基祖師爺耶~~~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