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的高鐵呼嘯而過,底下正有一群泡在水裡採紅菱的婦人,
每年的9~10月正是菱角盛產季節,這裡就是素有菱角的故鄉~官田。
今天恰恰好是官田菱角節的一系列活動,活動的其中之一,
就是來參訪"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你看我們的配備多麼的標準。
而過去水雉的棲息地則是在附近的葫蘆埤,無奈時代無情的一把快刀劃下,
有了現代化的高鐵卻破壞了水雉的棲息地,於是在各方有心人士的努力下,
2000年成立水雉復育區,後來改名水雉生態教育園區,還給水雉原來的寶地。
沿著木棧道我們走進了園區,一旁是個荷花池,
雖然現在不是荷花盛開季節,倒還是呈現一幅蓊鬱的景致。
再往裡面走一點,有一個小廣場,一旁似有一戶人家擺著一些器具,
這應該就是2011年起政府委託他們經營管理的"台南市野鳥協會",
目的就是將這裡變成水雉安全的家,兼具復育、保育、教育的功能。
廣場靠草澤一側的建築物,則是一個隱密性的觀鳥窗。
自備的望遠鏡似乎起不了望遠的作用,看到的都是我們常見的白鷺鷥。
別沮喪,我們繼續的往前走,前方還有更能觀察水雉的地方,
而這條小徑上,則用了許多的牌子介紹著水雉,似乎預告著什麼。
走了3~5分鐘,我們來到了另一處更為深入的觀鳥窗,
不同的地方是這裡有一位志工提供著一座專業的望遠鏡,
看的可遠了,比我們那把去迪卡濃買的望遠鏡專業太多了。
就算我用蘋果的手機拉近距離,也才勉強的拍到一些水雉身影,
專業級的望遠鏡果然不同凡響,將水雉的翩翩風采捕捉了下來。
水雉我實在很難描述牠的英姿,不如我們就看照片吧,
這個照片就是剛剛路旁的牌子,鏡頭裡的跟照片上的如出一轍。
這種幼齒的水雉坦白說並沒有看到,也許是季節因素,
或是觀看的人用心的問題,總之,另一種美也是一種遺憾的美。
回程時,把剛剛驚鴻一瞥的水雉相關常識再度賞析一番,
看牠如何輕盈的走在葉子上,為何又有個凌波仙子的雅號。
而園區復育的成果也很可觀,一路上從個位數進展到百位數,
這都是幕後許多無名英雄的努力而成的,替他們鼓鼓掌吧~。
看完風度翩翩的凌波仙子,也該來菱角節官田國中的會場,
表演的活動好像已經結束了,只剩下美食街不算少的人潮。
也無所謂,除了去水雉園區,另外還去了天一中藥生活化園區,
菱角節的一系列活動可參與多了,最後就是來排這攤菱角酥。
菱角酥有5家左右吧,偏偏就這一家大排長龍的,就排吧~
另外還帶了生菱角和熟食的菱角回家,真是收穫滿滿的官田菱角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