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台南市觀光局與插畫家沈恩民合作,以手繪的方式,
繪製了一幅"台南親山步道行",哇~~~實在是太可愛與精美了,
精選出5條台南的入門款登山步道,立馬就把這張手繪地圖給收集了起來。
這5條登山步道分為親子級和挑戰級,考量還有1個3歲多的小娃要跟著走,
還是找最基本入門款吧,"碧雲火泉步道"再適合不過了,走吧~。
碧雲寺或說關子嶺周遭的風景區,其實之前還滿常來的,
但從"碧雲寺"有一條通往"水火同源"的登山步道,過去真的不知,
大概是這關子嶺周遭的景點和步道太多了,大家都忽略了這幽靜的步道。
我們的起點是從碧雲寺,原因很簡單,因為正逢中午飢腸轆轆的,
偶爾轉換一下心境,素齋有時也會是難忘的滋味,
更何況是在這座康熙年間所建造,恭奉觀音菩薩的廟宇裡面。
而廟的前方,是一望無際壯闊的嘉南平原,視野極佳。
還是先進餐廳吧,已經不少的人在享用素齋了,老饕等級的。
這裡的素齋是一桌的菜色已經先上桌,自己跟別人湊滿一桌就可以開動了,
有別於其他寺廟是需要自助式的取用,是有點不同。
顧好了八肚,也應該要來顧佛祖了,廟宇的清幽感真的也別於一般,
是山林的靈氣,還是觀音普薩的慈悲所致,來一趟你會有感的。
人們用一顆虔誠的心,祈求一切的平安,心誠則靈。
這裡的匾額應該要與"台南四大名扁"齊名才對,成為第五大名扁,
因為它有個藏頭詩呀,而且詩詞意在度化眾生。
有一尊神的造型,做在類似廟宇斗拱的地方,但又好像不是斗拱。
滿與眾不同的,總之祂總是日以繼夜的"支撐"這間寺廟。
碧雲寺還有一個令人嘖嘖稱奇的傳奇故事,
就是寺廟門前一旁的這個"出米洞",可參考一下它的由來,
但所有的傳奇故事都有個總結,就是知足與勸人向善。
走上碧雲寺的後方,是一座三寶殿,也別於正殿的香火鼎盛,
這裡倒是有另一份的寧靜感,心情都沉靜下來了。
尤其前方嘉南平原的視野又更加遼闊了,心曠神怡的。
走上後方的三寶殿還有一個目地,那就是右側的這個階梯往上爬,
就是"碧雲火泉步道"的起點,走吧,這一趟幽靜的步道開始吧。
開始時當然先拍一下步道的標誌,2014年重新立上,還很新呦....。
一旁的這個標誌,標示著到水火同源只要1300公尺,果然是親子級的。
就這樣一幅父子的親情大戲就開始上演了,
人生的坎坑路,別怕,我會一路陪著你走。
啥~~~走沒幾步路,就討著要抱抱了 (挖咧.....),
沒關係,走不動,老爸就一路的陪你抱你。
好加在小朋友專注在腳酸這件事上,是很容易被支開的,
叫她看看一旁的蝴蝶、昆蟲,很快的她就忘了腳酸這件事。
看到熊熊火焰標誌下的路程,怎麼才走130公尺呀,不累,繼續走。
接著換老媽的親子大戲上場,我會帶你一步一步慢慢的行...。
怎麼突然有點復活了,飛向天邊的超人姿勢都出來了。
看到了第二個標誌,走了340公尺了,但才四分之一啊。
中途看到了一座頗具規模的"碧雲亭",稍作休息喝口茶,
這裡距離水火同源還有920公尺,一半都還不到。
好像離目標很接近了,只剩150公尺了,
看我女兒得意的樣子,似乎是說"一小塊的蛋糕"。
終於走到了水火同源這端的立柱,大約是花了1.5小時,
雖然一路上是走走停停的,但步道算是好走的,也相當的幽靜。
接著我們走向"水火同源"這個關子嶺著名的景點,經過上方時,
看著遊客悠閒的樣貌,很有畫面感,就把畫面拍了下來。
水火同源的奇觀與遠近馳名的原因,我就不贅述了,看下圖吧。
美食街前這棵長滿小果實的樹,雖然我不認識妳,但我欣賞妳。
而越往後面走,就會看到好多棵奇特的樹,結實纍纍的。
誇張一點的說,就像是番薯爬上了樹梢,真有趣。
給它正名一下吧,它叫臘腸樹,
雖然它的名字和果實都像是很好吃的樣子,
但請看清楚標示牌上那斗大的四個字"不可食用"。
最後一定要拍一張到此一遊的照片,也敬賀我們攻克了這條幽靜的步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