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一輩子走過的路,雖然沒有超級玩家跨過的橋還要多,
但畢竟在40好幾的年歲裡,國內外走踏過的公園應該也不少,
但我真的衷心認為,府城南門公園應該是台灣最有故事的公園了。
先不說別的,光這一個公園裡的歷史沿革簡介,就頗引人注目,
也把在公園裡大南門歷史建築的特色表露無遺,儼然小型城門。
而內容主要是闡述1725年設立的大南門,與1932年落成的台南放送局,
自建造以來這一路歷經歲月的洗禮,不同時空更有著不同的造型與功能性。
這個小城門造型標示牌的一旁,有著數個連綿至城牆的座位區,
其下方的石墩與大南門的石砌牆頗為呼應,有種延伸的意境吧。
我沿著想像的城垣與想像的歷史場景來到帶點滄桑的大南門,
過去同為府城十四座城門的好弟兄,分崩離析,如今只剩四座了,
昔日風采已不再,大南門就是這倖存四座城牆中規模最大的城門了。
而大南門有內外門之分,進入外門之後便一眼可瞧見內城門,
內城門上有"寧南門"三個字,這也是大南門的另一個別稱。
內城門上建有一座兩層樓的門樓,這與台南大東門的型式相似,
兼具有眺望與射敵之用,而內外城門之間的這塊腹地恰是半月形,
敵人進入了這塊腹地猶如甕中抓鱉,故又名"甕城",先人智慧超群啊。
懷著悠悠之情沿著階梯一步步往上走,想像城門外是何種的場景,
是兵臨城下的劍拔弩張,抑或焚香操琴的談笑風生。
如今除了鬱鬱蔥翠的綠色植物外,就屬這枚砲台最具有殺氣了,
只是在這歌舞昇平的年代,發射出的已不是大砲而是和平鴿吧。
昔日兵戎戍守的大南門城牆已空空蕩蕩 ,只剩伶仃的幾位遊客,
欣賞這一弧半月形的建築特色,前已不見古人,只剩後人追憶。
根據歷史記載,當年大南門外盡是荒涼的墳區,無賴盜匪聚集,
故建造了城門保護鄉里,時間的演化下,城門外已是太平盛世。
我走出城門沿著城牆漫步,這一弧半月形的城牆感受特別清晰,
當時的建築工藝如何將這一弧畫得如此完美,也許是刀口下的智慧累積。
我繼續往大碑林前去,但一路上的"昆士蘭瓶幹樹"倒引人好奇,
樹幹像極了花瓶形狀,但這膨大的枝幹可得經15年的風吹日曬得以長成。
南門公園的另外一隅即是"碑林亭",自1935年日治時代設立,
共陳列了63座的清代石碑,是台灣第一座碑林也是規模最大的,
所以另有"大碑林"之稱,這是相對於次崁樓的"小碑林"而言。
碑林裡共陳列紀功碑、修建碑、建築圖碑、捐題碑、墓道碑及示禁碑6大類,
豐富多元且相當的具有歷史價值,是台南研究史料的資料寶庫。
每個碑文不管是何種字體,或是已經如何的模糊不清,沒關係,
一旁都還有個小型的說明文,也許你可以來到這裡發現驚奇。
公園裡還有一個已接近百年的歷史建物,是1932年成立的台南放送局,
當年聽廣播除了得事先登記外,還得繳月費,這是手機時代難以想像的,
而建築物也與一般公家機關對稱的外型不同,倒像是一間西式洋樓。
除了台南放送局,中間還歷經了國民政府接收後的"中廣台南台",
直到民國100年蛻變成今日的南門電影書院,並與台南藝術大學合作,
辦理影視推廣電影協拍等業務,儼然台南推動電影產業的基地。
一進到電影書院裡,牆上貼著一幅幅歷代久遠的電影海報,
頗有電影文化的氛圍,雖然我只有右下角的臥虎藏龍曾欣賞過。
一樓主要陳設著已具有年代價值的電影設施與器材,彌足珍貴。
我不確定露天大戲院開播時,是以何種影視器材來撥放電影,
是否真的是在露天播放,如果是以這一套來播映,那就太珍貴了。
這個櫥窗紀載著台南市民張天保先生電影器材的一頁見證史,
張先生堪稱一位素人藝術家,除自學外另自購相當多的電影器材,
如單張幻燈片、8釐米膠片,在這突飛猛進的數位時代更顯珍貴。
我緩緩地走上二樓,八角窗外似乎從不間斷的演著"大南門人生",
從泥土牆到花崗岩的轉變,從保家衛國到悠然自得的愜意人生。
裡面似乎還有個電影小學堂,也許正是台南培養影音人才的秘密基地。
一旁有一些影音專業知識的教學,這個"錄影帶的保存方法",
不知道要考倒多少年輕一輩的人,錄影帶~好遙遠的一個名詞。
現在只需一張藍光DVD或是隨身碟,便可以將電影攜著走,
當年許多的家庭應該都有這一部可以讓錄影帶迴轉的跑車吧,
至少我們家就有這麼一部,好懷念的記憶,好懷念的引擎聲音。
二樓的另外一隅,有個禪風式的榻榻米空間,也許在等待哪個電影大師,
也許只是等待你我更關注一些電影事業,更關注一些歷史古蹟,
有近300年的大南門和百年級的碑林和放送局,這是個充滿故事的公園。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