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和公園過去的歷史我們是來不及參與,過去樣貌如何不得而知,
但經過工務局細心改造之下,嚴然已成為台南親子假日的好去處,
原遊戲設施的四周鋪滿了人工草皮,野餐、嬉戲,方便極了。
人工草皮延伸過來,更是依照了地形建造四個新奇的遊樂設施,
設施彼此之間距離足夠,不至於有太擁擠的感覺。
這個雙管型的溜滑梯,自山坡高處延伸下來,後端微微抬高,
自然地就形成了溜滑梯,是善用地形的代表作。
但值得注意的是,溜出溜滑梯後小朋友的重心會落在腳下,
溜滑梯出口地面缺乏緩衝,已經出現凹痕,可要小心點滑。
這個向上攀爬的繩索設施,也是利用地形所建造,
小山坡的坡度就是趴爬繩索的坡度,只離地面約20公分。
但對於我女兒而言似有障礙,攀爬不到1公尺便不玩了,
應該是間隙比較大,對於小小孩手腳要同時跨大步,有點難度。
這個小型的繩索攀爬設施就適合一點了,離地面雖然高一些,
但繩索的間隙較為小,距離也短了許多。
這個設施是我女兒逗留最久的設施了,攀爬起來可能輕鬆許多,
距離又短,所以完成率特別的快,小朋友容易獲得滿足感吧。
我走到山坡上看看公園的風光,公園其實維持的挺乾淨的,
綠意盎然的模樣,中間有一處約10來公尺的小山坡地形。
整個公園最為熱門的就是山坡邊滑索道設施了,
一直都保持10幾個人排隊的情形,沒有排個10分鐘恐玩不到,
這也是我在台南的公園裡第一看到如此新奇的遊樂設施。
整個滑索道的長度約20公尺吧,滑索的下方有一個圓盤可以坐,
坐好之後可要抓緊繩索,一路的向下滑到底會有點後座力的往回彈,
所以規定6~12歲才可以玩,還是有點危險性的,大人最好陪同。
同場加映一下,去年到沖繩旅遊時,在安良波公園也曾看過一個滑索道,
當時覺得好特別喔,公園就有這種設施,現在台南也可以拿出來媲美了。
當然明和公園美中不足的,至少對於我那個喜歡玩沙沙的女兒而言,
就是缺少一個沙池啊~看她在大樹下稍微有一點砂土的地方,
自行玩了起來,不錯~環境不盡如人意,我們就自行創造環境吧。
太陽漸漸西下,公園悠閒靜瑟的一面被勾勒了出來,
坐在涼亭裡吹著徐徐微風,人生是該適度的放過自己呀~
但這一群人好像沒有要放過這個滑索道的意思,人不減反增,
在台南的公園出現這一項前所未有設施,果然夠吸引人的。
夜幕漸漸低垂,華燈初上,還是有不少的人依依不捨,
至少在這遊戲設施旁還不少的人,明和公園真令人流連忘返。
離開遊戲區,走回停車處時,才真正感受到公園幽靜的樣貌,
台南市政府在許多的公園陸續的改造了舊有公園的樣貌,
也讓市民朋友重新感受公園的多元性,日的生動,夜的幽靜。
同場加映~台南親子遊戲場大彙整 (點開時,請注意小朋友是否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