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台灣府城的特殊飲食口味,還是過去歷史典故的由來,
我發現台南有相當多家的沙茶鍋林立街頭,尤其是市中心一帶,
雖然我並非每一家都吃過,但這三家真的留在我腦海的深深記憶。
第一家"小豪洲沙茶爐",來光顧少說10次以上,原因沒別的,
因為這次我研究所同學家裡的事業,從念書時就偶而會來光顧,
但事實上,小豪洲原本的名氣就很響亮了,不需要同學關係的加持。
他的老店是位在沙陶宮的後方,但衍生出來的店面我已經數不清了,
從中山路的氣派店面到百貨公司的據點,而這裡也是個新據點。
沙茶爐通常指的是店家獨家調味沙茶醬,一般指的就是廣東汕頭火鍋。
汕頭沙茶火鍋的一大特點就是以豬骨為高湯,再搭配炸過的扁魚和蝦米,
湯頭據店家說是會越煮越好喝,真是標準的"蝦米湯頭"。
店家強調沙茶火鍋的重點就是"湯頭"、"沾醬"和"食材"這三項,
你看~食材多麼的新鮮啊,美味的三重點,無一不缺。
各種新鮮的食材迫不及待的跳進火鍋裡,多美味的一餐呀。
第二家"松大沙茶爐",我認識他是因為電視上美食節目的介紹,
跟小豪洲一樣在台南有許多的據點,我們來的成功店。
蝦米扁魚於湯頭又出現了,沙茶爐的基本成員。
這利比較不樣的是,所有的食材都放在透明冰箱裡,
想吃什麼請自己取用,而且餐盤上也都標上了價位。
哇~~~又是豐盛而且凸著肚子出店家的一餐。
第三家"大口味沙茶爐",這家位在海安路,其實跟松大很近,
事實上是在吃完松大去牽車的時候,被門口的那一堆人給震懾住的。
自從那一晚的震懾,真的一直留在我腦海的深深記憶,
人們到底是在瘋狂什麼,怎能不來朝聖一番,來的當日,
5點多而已,人潮直接從店裡面就滿到了店外面,
大家心裡的OS應該都跟我一樣吧~"好像不用錢的一樣"。
又見"蝦米湯頭",只是蝦米與扁魚躲在雲層下面,羞於見客。
每一盤的價位其實都不高,就算是肉片亦然。
一人份豬肉鍋的配料,重點是看看這食材是多麼的新鮮啊。
但也必須跟大家說得,雖然每一盤的價位都不高,
但分量也都恰到好處,也就是不多啦,
正好可以多點幾道,嚐嚐不同的火鍋料。
美味的食材又撲通撲通地跳進蝦米湯頭裡面,又得凸著肚子出來了。
這三家每次我們都是四大一小去品嘗的,吃完凸肚的一餐,
大概都花費在1000元左右,台南真是個美食之都呀,
不用花太多的錢,換回的是深深的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