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在台灣的歷史上發展的早,市中心古蹟的密度用"俯拾即是"來形容,
好像也不會太過分,生為台南人除了看古蹟的機會多之外,
好處就是有收費的古蹟,進去是不用錢的,身分證就是通行證,
赤崁樓周遭除了古蹟多之外,美食也不少,是個不錯的旅遊區域。
台南的古蹟除了石頭牆外,另一種常見的就是紅色圍牆,五妃廟亦是如此。
先看一下收費標準,除了一些免費的資格外,其實票價也不算貴,
是很值得花小錢就能收穫滿滿的地方。
園區的大致是由兩座方形的建築物圍主體(過去是三座,另一座現在已成遺跡)。
近來瞧瞧吧,清脆的草皮,倒先令人心曠神怡。
沿著園區右側走去,首先看到的是"鄭成功議和圖",
示意著過去荷蘭人受降時的情形。
接著整排的古房子裡是販賣部和化妝室。
這個石牌林就相當的有名氣,是乾隆皇帝的御賜之物。
園區的左側是個休閒小吧,古蹟裡喝咖啡是挺有深度的。
先來到了後方的文昌閣,是過去赤崁樓的主堡遺跡。
前方的石馬,是過去對文臣武將墓園的尊崇之物。
再往前走是當時的府城三大書院"蓬壺書院',以現在的遺跡很難想像當時的規模。
三百多年的磚牆,依舊昂首的屹立著。
原來園區的三座建築之一,現已凋零的只剩斷垣殘壁。
走進文昌閣,一樓擺設著日治時代的末代台南市長~羽鳥又男,
看起來日本人真的對台南貢獻不少,還記的"八田與一"吧。
既然是文昌閣當然就展示著當時的一些教育及科舉制度。
上了二樓是大家向魁星祈福的地方,數大便是美。
連考試的2B鉛筆都能索取,倒是第一次看到。
另一棟的建築物主要供俸的是"海神廟"。
一樓展示一些當時遺留下來的古玩意。
爬上這喀吱喀吱的百年木板樓梯,有種如履薄冰的感覺。
上了二樓有幅海神的肖像,就是一般所稱的海龍王。
雖然只是當時戰船的縮小版,但還是可以想像當時的殺戮氣息。
從二樓往園區一望,整理的有條不紊,不愧為一級古蹟。
接著四周繞一繞,有不少古時候廟宇宗堂建築的特色,都是寓有吉祥之意。
連飲水台都做得有點藝術感,算是相當的用心。
如果你用心地逛了一下園區,又沒有留在園區喝咖啡,
那大概會像我一樣,不由自主地前往離這約50公尺的"義豐冬瓜茶"。
阿~~~整修中,不會吧..........,
原來是暫時移去前方50公尺的地方。
新地點跟過去的店面顯的寬敞不少,排起隊來舒服許多。
一陣子沒來買了,價位不知道有沒有調整過,
但百年傳承下來的古早滋味,必定一樣令人回味無窮。
現在有了相關的宅配可就方便許多,過去除非早早來買,
不然通常是看到冬瓜露(塊)售完的牌子了。
喝下這杯透心涼的檸檬冬瓜茶,戰鬥力恢復不少,
繼續來踏盡台南的各大小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