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也想不出來,台灣還有何處比這裡更詩情畫意的步道,
古人七步可以成詩,而這裡每三步就有一首動人的詩篇。
尤其在木棉花盛開的季節,讓整個詩篇都燃燒了起來,
木棉花像是此起彼落的音符,讀起詩篇也跟著搖頭晃腦。
文學與木棉花,猶如美酒加咖啡,看似不相關的兩個物件,
結合起來卻是那麼的別有滋味,一杯接一杯,讓人無法忘懷。
我們來讀讀望春風吧,不管你聽過哪一位歌星的版本,
在這裡肯定都是獨樹一幟的版本,微風吹送炙熱的花蕊。
步道旁有座台灣詩路莊園,經營著民宿與文學廚房,
這也是你支持這條得來不易的文學步道,唯一的機會。
莊園大概也是台灣詩路創辦人林明堃先生,畢生的擘畫,
期待有花的地方就有蝴蝶,有詩路的地方就會有更多的詩人。
莊園肯定也是旅人追求未來夢想的地方,漫步到詩境,
人生難得能夠遇到幾次如夢似幻的場景,景不醉人人自醉。
敲一聲"鐘嚮人醒"的鐘聲,可以喚醒沉睡的文學蟲吧,
離開學校後,似乎已經不曾那麼的有醍醐灌頂的快感。
再往裡面走些,就會看到台灣詩路莊園裡的販賣部,
陽光穿透高大的南洋杉,灑落在座椅上,何等悠哉。
今日熱賣的商品不僅是果汁或咖啡,還有台灣詩四百年史,
蔡前總統亦曾在台灣詩路歌詠新詩,留下一張木棉花與詩。
走近一看才恍然大悟,販賣部賣的其實就是居民的日常,
關廟麵、鹽水意麵是日常,小番茄是日常,詩也是日常。
坐在販賣部的窗台前,喝一口柚香蜜茶令人神清氣爽,
整個畫面充滿吉卜力,原來我們也漫步到了動畫裡面。
莊園的餐廳門上,倒是掛了一幅"台灣冊房"的匾額,
所以每道菜都以文學入菜?還是每道菜都是一本書名?
有趣的地方請您親自來細細品嘗,木棉花花開的奔放,
美人樹也美的不遑多讓,這裡還有一條專屬的美人步道。
如果蓮花也布滿人工池塘那就更有色彩了,一朵朵紫色花朵,
羞澀地從水塘探出了頭,木棉花謝幕,就等你們接力演出了。
本應該將花圈布滿的藤蔓類植物,大概還在昏睡當中,
幸好現在太陽公公趕著回家,沒有正眼的看我們一眼。
花圈旁的玉米田倒是有一種蒼茫的壯闊感,一望無際,
這可能也只有在嘉南平原這片沃土上,才有如此的豐收。
繞到人工池塘後端,台灣詩的文學風采也悄悄跟隨,
這裡又是另一種獨特風格,紫花開的淡然,美不勝收。
步道旁有座名為"望高寮"的高台,但其實也才兩層樓高,
但真的就在旁邊立一根三角點,蜀葵花圍繞,文風奇特。
站上了望高寮,幾乎已經是方圓3公里內的最高處,
我懂了,這是種詩人的浪漫,大地是詩人行吟的舞台。
最終,夕陽伴我們走回停車之處,一旁的台灣詩篇,
依舊歷歷在目,走一趟非凡的木棉花道,收穫可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