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走在赤崁樓的周邊,美食可選擇眾多,猶如台南美食的小縮影,
而光是擔仔麵這道庶民小吃就有好幾家,今天吃石精臼擔仔麵去。
其實不僅是石精臼,台南不少的擔仔麵店都有個傳統的擔仔,
無非就是想呈現當年懷舊的風味,攤仔前盡是聞香而至的饕客。
只是時代漸漸變了,更多的饕客懂得品味台南的美食,
一到假日更是蜂擁而至,小小攤位哪能容得下川流不息。
而赤嵌樓附近以石精臼為名的美食眾多,甚至有石精臼點心城,
是起源於附近有條米街,近來有位文獻委員建議應正名為石舂臼,
更符合當地米街產業的特色,吃美食沒想到也學到了一門知識。
牆上有許多名人推薦的落款,其中長住台南的作家魚夫曾說,
在台南有三不食~便當、速食和消夜,凸顯出台南小吃的多元。
石舂臼就是長得如此,過去米街興盛時家家戶戶門口皆擺設石舂臼,
是作為碾米的器具,現在只能睹物思情,過去的風華已流進歷史裡。
但當年為滿足碾米工人,而發展出來的美食味道可就繼續被傳承下來,
簡單的一碗擔仔麵,是傳承將近一甲子的功力,美食融入在地老故事。
牆上掛出石精臼擔仔麵美味秘訣的看板,技術不怕被人學走嗎,
我想很難,我們應該很難有老闆的堅持,堅持是一道美食的精神。
來擔仔麵店為何要點一碗肉燥飯呢,肉燥其實是擔仔麵的關鍵之一,
老闆使用新鮮的胛心肉,寧願多花點力去炒,堅持傳承上一代的做法。
除了肉燥,店家的關鍵之二就是加了紅蔥頭,提升了肉燥的香氣,
再加上濃郁的高湯當基底,感覺這條蝦子都快跳了起來,太美味了。
你也可以來碗乾的擔仔麵,拌炒之後麵條的香氣更足別具風味,
一道美食讓我們看見一道傳承,一種堅持和一段故事,值得來品嘗。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