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鯤鯓,位在台南將軍的一個聚落,過去認識它是因為扇形鹽田,
現在很難不認識它是因為生命之樹,但我們今天卻想往巷弄裡鑽。
這一切恐怕還得先歸功於青山漁港的豐沛漁獲,漁船早已停靠,
漁獲早已湧入青鯤鯓聚落裡的人家,而我們正為著新鮮的海味而來。
正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一道香氣四溢的美食怎麼也關不住,
今天尋覓的秀里蚵嗲正是在巷弄之間,非得靠谷歌大師相助不可。
從巷弄中走了進來,還真有點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奇感,
完全沒想到巷弄裡有間人聲鼎沸的蚵嗲店家,超乎想像。
除了店裡面的招牌蚵嗲之外,老闆還特別告訴我們必點蝦酥,
因為蝦酥是季節限定,下次來可不一定有蝦酥可點,保握機會。
而菜單上所有酥炸類除外的餐點,就必須到隔壁這家點餐,
兩家應該是系出同門彼此熟識,餐點的種類也有互補的效果。
蚵嗲店裡雖然也有座位,但好像坐在巷弄裡更貼近當地民情,
尤其部分的桌子,還是用懷舊的縫紉機改裝,別有一番滋味。
首先上桌的是綜合湯,蚵仔、小卷、魚肉和魚丸佈滿整碗,
湯頭也太鮮甜了吧,彷彿是將今早青山漁港的漁獲搬上桌。
這碩大又鮮甜的蒜香蛤蜊還真令人愛不釋手,大海的滋味來襲,
份量雖不多,但每一顆皆帶著滿滿的鮮甜和濃郁的蒜香,好吃。
炸物的餐點真的就得等上一會了,我就在附近的巷弄中穿梭,
倒是在店家的前方發現一個冷凍櫃,裡面則是有許多冷凍魚獲可挑。
約莫等了30分鐘,我們的餐點燈號終於亮了,應該是慶幸才對,
假日來這裡排隊可能都是1小時起跳,何等魅力令人趨之若鶩啊。
來嘗嘗這箇中的奧秘吧,蚵嗲的麵衣炸的是一片金黃色,
猶如穿上了一件金縷衣,十足吸引目光,令人垂涎欲滴。
慢慢地咬進的蚵嗲的核心,你會發現裡面的餡料非常的飽滿,
而麵衣大概是此生以來見過最薄的,口感有點像剛出爐的餅乾。
肉嗲吃到核心時感覺整團肉都快爆了出來,也太飽滿扎實了吧,
滋味完全不會比蚵嗲遜色,豬肉的香氣與酥脆的餅皮完美搭配。
而"魚嶺"這一道台南特有的美食也非嘗不可,有些地方叫背鰭肉,
也就是虱目魚背鰭下方的一塊肉,魚肉帶點魚刺但相當的有咬勁。
這一道蝦酥便是老闆所推薦的季節美食,原以為像溪蝦的渺小,
但其實頗為大隻,你甚至可以將整隻蝦不去殼的吃下去,夠爽快。
結束秀里蚵嗲的美食之行,我們到了附近的全家吹涼解渴,
全家牆上的一幅照片,告訴我們青鯤鯓的夕陽餘暉是如此的動人,
而這片海洋帶給青鯤鯓的是滿滿的滋養,上蒼的恩賜我們得感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