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火鼎盛的山西宮,一直是關廟地區的宗教信仰中心,
慶典活動圍繞,人情世故圍繞,庶民美食也圍繞其中。
而台南市政府近年則用心的規畫了一條"南關線休閒廊道",
經由台86線的串聯,從龍崎玩到南區,從山邊玩到海邊。
但我今日來關廟不是尋找關廟三寶~鳳梨、綠竹筍、關廟麵,
而是聽說在山西宮前有幾道早餐非常誘人,饕客聞香下馬來。
第一道是阿秀煎粿仔,聽聞台南只要是以"阿"字輩開頭的,
大多是民間高手級的,尤其又是廟前的美食,我已迫不及待。
果不其然,美食節目食尚玩家早就來阿秀煎粿品嘗過,
廟前的庶民美食登上大螢幕,香氣開始從台南向全國四溢。
而點法則有無限種的可能,幾個煎粿幾顆蛋任君選擇,
而且特別的是店家還有賣"生的"粿仔,平時在家就可品嘗。
我今天點了兩個煎粿加一顆蛋,另外還點了香菇魚丸湯,
一份豐盛又飽足感十足的庶民美食,卻花不到一百元,
先說煎粿吧,有人會把它也稱為肉粿,但我覺得不盡相同,
新化永康盛行的肉粿,在醬汁裡還吃的到小魚肉,這裡沒有,
我猜測是醬汁熬煮的基底不同,但其實各自有各自的風味在。
而吃遍二王、番薯厝、崙仔頂、上崙肉粿,都沒有人賣湯,
唯有阿秀煎粿有兩種湯品可以選擇,讓早餐的滋味更加豐富。
煎粿吃到一半,我拿來了台南人的秘密武器~東成辣椒王,
位在新化的東成醬油可說是台南人老鄰居,流傳的老味道。
有時食物先吃到一半,享受原始的滋味,後來再加個辣椒醬,
有瞬間將食物提升到另個檔次的感覺,下次你也可以嘗嘗看。
離開阿秀煎粿,我還必須去同樣位在山西宮前的無名煎餃,
一大早已經排了那麼長的人潮,名字只是虛華,好吃才是王道。
煎餃以10顆起跳,5顆進位,另外還有賣烙餅與蛋餅,
看似平常餐點但卻聲名遠播,一定有其吸引饕客的地方。
而饕客一波一波的來襲,煎鍋也是一波一波的出餐,
基本上在這蜂擁的時間來買煎餃,都得等上好幾波的煎鍋。
買煎餃與烙餅回家,是家中還有一對嗷嗷待哺的母女,
日出而作這件事就由我來效勞,你們在家靜候佳音即可。
表面微微焦脆,咬下一口皮薄餡多的煎餃不知感動你們沒,
我倒是很愛煎餃的滋味,儘管阿秀的煎粿已佔了我大半的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