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在後壁的小南海風景區,有別於台南其他熙熙攘攘的景點,
彷彿是城市遺忘的角落,但也因如此,多了一份悠然的氣息。
普陀禪寺因為恭奉著南海觀世音菩薩,風景區所以有小南海之稱,
而莊嚴靜瑟的禪寺就位在湖畔,讓整個風景更增添了些許的仙氣。
普陀禪寺是我們環湖的起點,禪寺旁有零星的幾家攤販,
有歸來的遊客買了道地的蓮藕茶,那暢飲的模樣待回我也來試試。
過了攤販區,湖中掛著一座吊橋,結合剛剛的普陀禪寺,
很有拍古裝片的感覺,像有位失意的書生從對面走了過來。
但今天我們是很開心與期待的走過吊橋,沒有失意這回事,
只有環湖時的詩意湧現,旅遊文章的素材已一一的呈現在眼前。
漫步到了吊橋的另一端,興致昂揚的釣客早已就緒,
這偌大的上茄苳埤,不知有多少魚兒悠遊其中,誰想上鉤呀。
接著前方還有一處小木屋的販賣區,這是你最後的機會,
這一趟5公里的環湖道路不長不短,但你的戰備存糧帶夠了嗎。
風景區內的環湖步道,感覺的出來是有人在打理的,
乾淨整齊,搭配一旁青蔥翠綠的樹木花草,實為輕鬆愜意。
而這區應該就是生火烤肉區了,爐台與洗手台皆具備,
但當天並未有遊客在這湖畔,一口香腸,一口湖光山色。
繼續走吧,環湖的沿路上看見不少家庭式的出遊,
老老少少,可見這是一條親子級的環湖步道,無誤。
偶而在環湖步道的一隅,已能窺得埤塘碧綠的一角,
像是逐漸揭開埤塘神秘的面紗,有種漸漸豁然開朗的感覺。
再往前走些,便有深入到埤塘的觀景平台,此時,
整個埤塘已能一覽無遺,將它整個收進鏡頭裡已無大礙。
而這一段又是截然不同的景致,茂密的榕樹在兩側,
像是一群會走路的老樹,彷彿走進哪個國家森林公園。
這個角度則可以將整個風光明媚的普陀禪寺捕捉下來,
連它的倒影都不放過,禪寺就像是某個悠遠的名勝古剎。
步道旁有條圳溝,涓涓細流通往一片綠油油的水稻裡,
難道埤塘也對有台灣米倉之稱的嘉南平原,貢獻心力。
我得一探究竟,這裡原來有個溢流口與放流口,
埤塘真的還深負重責,雨季蓄勢待發,旱季貢獻心力。
有水稻代表有人為開墾氣息,芭蕉樹也整齊的守護著水稻,
這是一種中南部農家恬靜的風情,也是一份汗滴禾下土的辛勤。
怎會有芒草突然飛竄了過來,還以為來到草嶺古道,
這是環湖步道多變的風情,像是走一趟就經歷了春夏秋冬。
這整齊劃一的綠色稻田又再次搶了我的目光,田園無限風光,
還記得後壁在多年前有部"無米樂"紀錄片,說的便是農家故事。
走到這開始真的要"環湖"了,湖水就在你身邊的那種環湖,
另一個方向則是自行車環湖的路線,待會我們還會再碰面喔。
而這裡有幅環湖步道與消耗熱量的關係圖,成效不錯嘛,
整個步伐突然輕盈了起來,看來再來一圈5公里也沒問題。
真的是環湖了,像日月潭環湖車道般的湖水近在眼前,
隨著埤塘的輪廓,步道在這裡呈現個彎刀式的大轉彎。
但此步道是木製的,而且大概僅能容忍兩人錯身,
所以是純粹的"步"道,腳踏車等奇怪的交通工具,免了吧。
而埤塘的輪廓大概也隨著季節的更迭而有所變化,湖水呢,
已經被這一群荒天蔓草淹沒了過來,生命的力量是無窮盡的。
木製步道一直走到了盡頭上了階梯,便會看見開天府,
開天府是供俸關聖帝君的廟宇,與禪寺共享無敵湖景。
而我也在這看到了完整的環湖步道導覽圖,雖然已經有點斑駁,
但埤塘的輪廓與環湖的走法,總算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想像。
開天府旁有條小徑,我們回到鄉間的產業道路,
樹上掛著一個標示牌,再700公尺我們便可環湖一周了。
產業道路旁你還會看見另一個埤塘~將軍埤,景色幽靜,
與小南海的埤塘是相連接的,也身負附近農作灌溉之用。
往前一點會看見數個欄杆,往裡面走便會是回到禪寺的小徑,
希望你眼睛睜大點,不然會再多繞一圈,算算已經走了1個多小時。
走進大圳旁的步道,有興致的釣客依舊忘情的在甩竿,
這個埤塘不知提供多少的食衣住行,再加上不停歇的育樂呀。
補陀禪寺後方的停車場已經瞧見,5公里的環湖步道,
真的被我們征服了,一間古剎,一條步道,一個悠然的午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