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老巷弄美食就是,若不是在路標牌上掛著一個店家的指示牌,
那這輩子可能就不會發現它,挖掘它,而是錯過它,人生少了一滋味。
但就算彎進了巷子裡,要不是巷子底有個大大的招牌,如盞明燈,
可能還是會稍加遲疑,一旁賣著傳統衣服的老店家,有種穿越時空感。
但說起來也不奇怪,這一帶便是知名的沙卡里巴美食區,
有棺材板創始店,有榮登國宴的庶民美食,吃個三天三夜也吃不完,
但驚訝的是"食尚玩家"也發掘了這店家,非高人指引,誰能得知啊。
而店家已經在台南飄香一甲子,主打的就是粵菜廣東口味的料理,
品項琳瑯滿目的,各道餐點都是經過一甲子淬鍊下的美味料理。
老一輩的人喜歡在家有喜事時,來份全雞料理,
正所謂吃雞起家,今日老爸老媽來台南聚餐,也是好事一樁。
各個又油又亮的油雞,就呈現在店家的櫥窗,令人食指大動,
我眼光稍微被右側的聲明啟事所吸引,意即僅此一家別無分號,
但...我好像在延平郡王祠附近吃過"羊城油雞"啊,google了一下,
兄弟分家,老師傅出走,這類的故事好像在此發生了,那間是老廚師的。
故事再冗長再複雜,恐怕都不是我們這些外人可以評論或斷定的,
我們在乎的就是美味可不要消失,這一道油雞便是店家的招牌菜,
採半浸泡半滷的方式將雞肉的鮮甜帶出,分為一般油雞和蔥油淋雞,
初次來到老店,老闆建議不妨先嘗蔥油淋雞,滋味較為濃郁。
蝦仁炒蛋,外皮煎的焦香,內餡滑潤順口,
散發出濃濃的蛋香和蔥香,真是道老少咸宜的料理。
開陽白菜,在老婆大人敦敦的教誨下,終於明白了所謂的"開陽",
指的便是"蝦米",後面補一句,嫁給我之後什麼都會了,不知意指何意。
椒鹽排骨,光看外觀就多麼的秀色可餐,令人垂涎三尺,
鹹香鹹香,每一塊椒鹽排骨彷彿像是味蕾的啟動器,一吃便不能罷手。
香菇燉豬肚,老闆推薦時我們一開始還有點遲疑,豬肚耶~
但我們很高興被他說服了,真是一盅充滿懷舊味的湯品,
豬肚不軟爛,香菇滿是香氣,湯品是各種滋味的精華,印象深刻。
這一餐有幸在老巷弄裡嘗得老手藝,先感激自己有老饕的精神,
挖掘深埋巷弄裡的美食,正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就是這個道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