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每年的清明節,我們就會在報章雜誌上看到一則新聞,

那超過300名大小朋友共同祭祖的畫面,真是蔚為壯觀,

他們就是出自這已有24代,代代相傳近300年的傳統聚落--江家古厝。

IMG_9955.JPG

但現在就如上圖看到的,整個聚落的中心線神明廳和祖祀堂等,

因為在2016年的台南地震中受損了,所以目前都是封閉待修的狀態,

可惜無法進去目睹"總鋪師"的一些電影的場景,但我看著標示牌的說明,

依稀能感受到那三合院"四進三落左六右七共13條護龍"的氣魄。

IMG_9956.JPG

而從祖祀堂往回看,光他們的廟埕就分為上埕和下埕,

想像他們如果有個節慶活動廣場上擠滿了人,整個上下埕一定熱鬧非凡。

IMG_9954.JPG

上埕旁的建築旁若不是有機車提醒著我現在的時代

不然我一定被這仍保持良好的傳統建築給迷惑了,還真懷舊呀......。

IMG_9941.JPG

雖然祖祀堂無法進去,但向外延伸的13條護龍,還是可以盡情的品味,

像這個幾乎在台灣快要絕跡的"土埆厝",還保持得算不錯,不簡單。

IMG_9944.JPG

聚落裡的建築風格也呈現不同的面貌,有泥造的也有磚造的,

整個規劃井然有序,活生生的就是一個民俗村的規格呀~。

IMG_9945.JPG

IMG_9947.JPG

除了可稱作民俗村之外,我覺得也可以叫做傳統建築的博物館,

像這個"竹管厝"也是相當的特別,它以竹子為骨幹,再覆以粗糠和泥土,

除了長知識,也敬佩那前人在艱苦環境中的生活智慧。

IMG_9952.JPG

IMG_9951.JPG

這家屋子的門楣上不像一般的屋子是提著字,而是放著3張的紙鈔,

這可真是讓我好奇了,是種祈求?職業?或是何解?

IMG_9949.JPG

我繞到的聚落的後方,感受著這聚落的祥和之氣正所謂福地福人居,

如果不是這個家族對於"尊先敬祖,長幼有序"的堅持

哪能維持迄今仍團結一致的300年榮景,在台灣找不到第二家吧

IMG_9950.JPG

最後,我們走到了整個聚落最前方,是個月眉型的蓮花池,

是過去傳統聚落的似乎都會有的小池塘,好像各式各樣的功能,

有的是禦敵的,有的是灌溉之用,有的更是連結到風水的學問。

IMG_9959.JPG

IMG_9963.JPG

我望向半月池的對岸,是一個寧靜的小涼亭,

想像這聚落的人在這裡談笑風生的樣子,祥和中帶點偉大。

IMG_9964.JPG

離開鹿陶洋江家古厝

我們接來到距離這大概只有5~10分鐘車程的龜丹溫泉,

享受江家古厝的心靈滋養後,接著是去龜丹溫泉享受身體的滋養,

走吧!很完美的行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達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