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一整個星期的班,總算熬到的星期五的晚上,不用開火可以愜意的外出覓食,
其實也沒有特定的目標,反正在台南市區的特色,
不就是轉個彎都能不小心遇到三五十年的古早味美食,
沿著國華路走,似乎沒有對味的,彎進了友愛街,就是你啦.......。
在友愛街跟西門路的三角窗,橘橙橙的大招牌,很難讓人忽略它。
上頭寫著"台灣鹹酥雞創始店",這個頭銜可不是隨便可以亂取的,
雖然看過很多商店喜歡用"正宗"或"第一"模糊帶過,但創始可就相當嚴肅了。
儘管招牌上有各大節目的報導,還是進來裡面一探究竟。
看完了這家的品牌故事,不得不更加相信這是全台首創的鹹酥雞,
原來從小吃到大,從北吃到南的鹹酥雞,就是從這裡發跡的。
雖然是近40年的老店了,攤位算是保持相當程度的乾淨衛生。
抬頭發現了玄機,鹹酥雞也跟起流行,設置了個排行版。
不管那麼多了,香噴噴的味道不斷撲鼻而來,先點喜歡吃的再說了。
點完之後付了點錢,到時再多退少補,生意太好時也算是不錯的方法。
創始店到底有何不同呢,鹹酥雞似乎比起一般店家的麵衣還要厚,
咬下去好像有一股不知道怎麼形容的古早味,來吃吃看也許你就懂了。
東西雖然偏硬(也許沒有馬上吃的原故),但並不是炸的太酥,
有時吃到別家的豆皮,酥脆的程度都快變成餅乾了。
蔬菜雖然也是酥炸過一番,但還保持相當不錯的水分,不簡單。
雖然這三包總共270元,算是有點小貴,但和著"創始店"三個字一起吃,價錢也許就還好了。
拎著這三包沿著友愛街準備回家大快朵頤,同樣在沒有計畫之下,
都已經7點多了,但還是有相當多客人的"小杜意麵"吸引了我們。
總覺得這家店名好像在書上或是在電視上看過,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看著招牌下方的since1946,我們一不小心又遇到了70年的老店。
看著招牌上這兩個"樸龍共"的簽名,我知道我在哪裡看過這家店了。
掌廚的是一位年紀輕輕的女子,但也許不知是這間店的第幾代傳人了,
在這已經耳濡目染多年,功夫早已如火純青了。
麵攤的另一側是一位阿姨負責的滷味小菜,
麵跟滷味好像在所有的麵店裡像分不開的連體嬰一樣。
先上來的是滷味,看起來就是一副很好吃的模樣,雖然是配角但也是相當的搶戲。
意麵接著也來了,上頭鋪著幾片肉片,麵的顏色看似清淡,
但其實還滿夠味的,相當好吃,流傳70載非浪得虛名呀。
想點的骨肉湯賣完了,改點了一碗餛飩湯,份量也是相當的足夠。
整個吃完,全身整個汗流浹背,這不就是吃傳統小吃的另一種快感嗎?
【小杜意麵】
住址:台南市中西區友愛街1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