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從台南府前路經過的時候,眼角總會到開山路的路口時,
被這尊英氣煥發的巨大雕像給吸引,氣宇非凡的凝視前方,
也如同祂的精神,在台南這塊土地上屹立不搖著。
這尊就是延平郡王鄭成功的雕像,祂對台南實在是太重要了,
舉凡古蹟、路名和風俗文化等,從祂打敗荷蘭人的那一刻起,
祂的精神就跟台南相連結了,想多了解一下鄭成功,不來台南那要去哪裡。
話雖說的那麼漂亮,其實我們也是第二次來這裡而已,
這次還是拜親戚來台南玩指定要來這裡,所以才踏進來,
還真慚愧,鄭成功我真對不起你,我注視你那麼多次了,才來第二次。
先從園區的外圍繞起,有古典的噴水池,還有清幽的步道。
祠廟的山門前有一座牌坊,原來是日治時代台南神社的鳥居,
舉凡它的由來、上面的題字(忠肝義膽)和國民黨的黨徽,
有點難短時間說的清楚,還請你到這裡再細細品嘗。
進到祠堂裡面,是個典雅的中式建築,正殿加迴廊,氣勢非凡。
除了正殿是鄭成功的神像,迴廊與正殿的左右側,
還有在明鄭時期殉難的文武諸臣牌位,真像翻了一遍歷史課本。
祈福亭,想要成功就寫封信給鄭成功吧。
偌大的中庭,成了小朋友奔跑的廣場,偉人的功績,先擺一旁了。
販賣部的像式也很古典,門口前的玩具小朋友似乎把她想像成,
鄭成功大航海時代的船舵,拼命的轉啊轉,轉到店員都出來制止了。
這是來台南古蹟巡禮的新花樣~成功啤酒,鄭成功都成了代言人了。
近看原來是台灣啤酒跟在地文化結合的新包裝,一瓶35元,
當然一定要帶個幾瓶回家,心想著~我一定要成功.....。
"鄭成功文物館"同樣在延平郡王祠的園區裡面,原先是在安平古堡,
後來輾轉來到了這裡落腳,它的標語"成功、典藏"有雙重的意義。
這大概是我看過有關鄭成功文物典藏最豐富的地方了,真是大開眼界。
這兩尊是鄭成功的母子雕像,祂的母親叫田川氏或是翁太妃,
雖然是位日本人,但名字絕對不是我們小時候的玩笑話~
"失敗為成功之母",我還特別去維基百科求證過...。
館內除了文物的典藏,還有富有教育意義的文物修護,
只是這幾位小朋友不知懂不懂得文物修護,還是只知玩沙沙。
感受完鄭成功一生的豐功偉業後,就到了吃飯的時間了,
而就在延平郡王祠的斜對面,掛著一幅69周年的招牌,
看起來很厲害,緣份有時就是來的那麼奇妙,就進來嘗嘗吧。
羊城並不賣羊,主要就是賣油雞,是一家道地的廣東小館,
進來的時候已經接近點餐截止的時間,所以直接就點了招牌。
招牌就是看板上寫的油雞,我們點的是油雞飯,
當然也可以單點油雞再點幾碗白飯,結果好像是一樣的,
但其他桌就是這種點法,但不管如何的點,還真是好吃。
既然是廣東小館,臘味飯怎麼能過放過,
稍微硬硬的,但咬起來香香的,是另一種口感的美味。
看板上右下角寫著府城伴手禮,我想就是這一味臘肉吧,
也許來台南玩的時候,帶點不一樣的伴手禮回家也不賴。